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上海市长宁区法学会积极投身平安长宁、 法治长宁建设

    近年来,长宁区法学会认真贯彻市法学会工作部署,在区委和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建为引领,以护航发展为任,以服务群众为目标,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法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平安长宁、法治长宁建设推动长宁法学研究工作法学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加强队伍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找准切入点,组建“三支队伍”,努力以“小切口”实现“大作为”,为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一是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标准,积极吸收优秀法学法律人才加入队伍。比如,在案件评查工作中,邀请律师为代表的法学会会员共同开展评查,从专业角度发现执法司法中的瑕疵问题,推动政法单位执法司法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组建一支普法队伍。不断完善长宁普法志愿者工作机制,鼓励具有法律背景的志愿者增强专业支持力度。例如,成立区民法典宣讲团,成员包括青年律师、院校专家等,深入基层、学校、社区和各个单位开展民法典系列讲座活动。此外,在禁毒、反诈等宣传方面,普法队伍都发挥了专业优势。

    三是建立一支观察员队伍。在全区建立50个法治观察点,以“两代表一委员”深入社区基层为抓手,组织区政法机关的法学会会员下基层,切实把最新的政策法规送下去,把基层群众最迫切的心声带回来。比如,2023年以来共征集建议197条,其中协同区委依法治区办编写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全流程法治保障指引”,通过规范流程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激发优势动能,当好参谋助手

    积极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围绕服务区委区政府依法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法律需求“把脉问诊”,聚焦“三项任务”,不断提供多元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

     

    1737683593275081358.png

    1737683611338056531.png

    一是当好法律风险的“检验员”。为全区各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研究解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提升企业抵御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保障其健康发展。例如,针对区内拼多多、携程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相关类案高发等情况,指导对企业定期开展司法会诊、司法体检,帮助企业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降低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是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配合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推进“三所联动”工作,为全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特别是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时以“第三方”专家身份参与调处化解,努力在化解矛盾纠纷上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在化解张某因户口问题引起的家庭矛盾中,借助“三所联动”机制,由律师加强释法说理,并协调区公安、社保、医保、街道等部门共同协商,最终“一揽子”解决矛盾。

    1737683650678042022.png

    1737683667006068449.png

    三是当好信访积案的“攻坚员”。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区涉法涉诉信访案进行把脉会诊,与法官、检察官等联合攻坚,提出专业法律意见建议,推动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得到依法有效化解,努力提升信访积案化解实效。例如,在化解陆某、王某等涉法涉诉信访案中,律师全程参与,逐一分析案件要点,为最终全面化解提供了支撑,实现案了事结。

    三、做实普法宣传,营造尊法氛围

    坚持在全区营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浓厚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宣活动,努力让依法办事、遇事用法的理念在群众心里中生根发芽。

    一是组织机关干部开展法治宣讲。积极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期间,分别邀请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教授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题、华东政法大学胡玉鸿教授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为题,向相关部门领导班子、机关干部、执法人员等作专题授课。

    1737683703881058760.png

    二是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全面宣讲。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区10个街镇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宣讲,帮助群众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期间,联合区司法局在愚园路历史名人墙举办宪法宣传活动、联合区司法局和区城管局在新泾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纪念品、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群众宣传讲解有关垃圾分类、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法治精神融入居民生活。

    三是深入重点群体开展专题宣讲。深入学校、养老院、企业单位等相关单位,对未成年人、妇女儿童、老年人、企业白领等重点群体进行针对性法律宣讲。期间,联合区教育局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宣讲,邀请律师通过理论讲解、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天山街道为地区商务楼宇的部分白领开展“定制化”法宣服务,组织“午间观影一小时”、模拟法庭等活动,将法律宣传和服务送到白领的身边。

    1737683742266027684.png

    1737683760091072276.png


  • 上海市徐汇区法学会以法治谋善治推动治理能效再提升

    徐汇区法学会在市法学会的指导和区委政法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区法学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始终坚持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带领动员区内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开展法治协作,培养法治人才,以法治谋善治推动解决徐汇高质量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既定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规范法律人才队伍管理,会员结构不断优化

    强化组织领导,自身能力有效提升。在常务理事中选取政法单位、高校、律所等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资历深厚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作为副会长,为推动法学会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1737682727086007561.png


    建立健全会员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对新发展的会员及时录入中国法学会会员管理系统,对网上渠道主动申请加入的及时进行细致审核,并及时反馈会员信息。建立健全会员联络机制,在区政法机关、律协、各街镇等个人会员比较集中的部门,选择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活动能力强、热心为会员服务的会员作为联络员,充分发挥他们在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传递员、协调员、督查员和服务员作用。初步建立起直通会员的沟通联系机制,使法学会工作信息直达会员,广泛发动会员参与。积极组织会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1737682765414089833.png

    二、开展精准法律服务,提升学会显示度

    一方面,加强横向联系,联合依法治区办、区律协等机构,积极举办各类法治论坛,为会员提供展示个体能力的机会。围绕区委区府中心工作,组织会员举办研讨活动,探索新路径、研究新对策、破解新难题。在今年片区征收工作中,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联合政法单位统筹法律资源,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会议研商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旧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持续推进法律资源下沉,为片区征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1737682801478054656.png

    另一方面,提供阵地,做好会员服务。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合作建设会员之家,做实会员之家、基层服务站点等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服务平台和阵地,推动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载体、有阵地、有平台、有措施。

    1737682836397080766.png

    三、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普法质效显著提升

    联合司法局携手腾讯元梦之星开展法治文化地图创意大赛,首发《法治观察四季计划》法治文化地图,将民法典、反诈小知识、法治观察训练等诸多法治元素融入游戏场景,打造数字世界普法宣传场景。充分发挥徐汇青年在法治徐汇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持续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开展“法援护苗”行动,参与“助老排忧”工作机制制定及推进落实。组织耕法青年前往基层社区、旧改基地、公服客厅,共计开展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法治宣讲30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5件。

    1737682882009036559.png

    四、持续深化法治协作,沪滇情谊持续巩固

    徐汇区法学会联合区律工委连续五年赴云南省红河州相关县市开展法治协助,为当地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沪滇两地法治领域的交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2024年11月,为进一步巩固东西部法治协作成效,加强现场法治指导,徐汇区法学会、律工委组织部分区法学会理事、团体会员和知名律所代表等法学法律界专业人员赴滇,为元阳县部分行政机关干部作《行政执法中的相关疑难问题探讨》专题讲座,与元阳县十四个乡镇政府签订顾问服务协议,提供法治保障专业服务。部分团体会员与屏边县公安局、住建局等四个部门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与泸西县残联、县教体局、县司法局签订了法律顾问聘用协议,与元阳高级中学、屏边一中及泸西县3个乡镇共9位学生签订了为期三年帮扶资助协议,捐赠总额近10万元。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法治建设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和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1737682941835014050.png

    1737682957792065302.png



  • 上海市松江区法学会 固本培元夯基础 凝心铸魂汇力量

    松江区法学会在市法学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能作用,在强化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法学交流,培养法治人才,团结凝聚区域法学法律工作者等方面积极作为,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政治引领,强本强基确保正确方向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首学”制度,常态化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举办茸城法治大讲堂,邀请郝铁川教授主讲——“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二是强化党的领导。设立区委政法委(法学会)机关党支部,严格落实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做到以党建促会建、强会建。

     

    1737682318125058215.png

    1737682336976016701.png

    1737682355220053041.png

    二、加强法学研究,赋智赋能法治松江建设

    1737682400384059227.png

    1737682415858054360.png

    举办系列法治论坛活动。举办第三届“浦江源”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活动,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智囊支招赋能,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下沉到社区居民区,区法学会邀请高校专家为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和经验做法进行指导和提炼;区法学会邀请驻松法学院校专家为20个“美好社区,先锋行动”项目赋能,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基层问题精准调研,问诊开方。高校专家团与所在街镇、社区建立项目化、常态化、清单化合作的高校赋能基层治理新机制。


    三、加强法治实践,聚焦聚力护航中心大局

    1737682457485030805.png

    1737682477067037546.png

    一是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参与松江“新城发力”法治实践,紧紧围绕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三先”示范走廊建设重要任务,加强涉企法律法规政策研究宣传解读,组织区法学会优质法律资源实施“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法治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普法。二是服务保障突出矛盾化解。组织律师会员积极发挥业务专长,扎实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参与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化解突出信访矛盾,全力维护区域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持续推动“小城杯”大赛。“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创立于2012年,大赛的宗旨在于为法学院广大有志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学子提供帮助,以弘扬法治之精神。区法学会已连续参与举办5年,2024年11月9日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决赛暨第十一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启动仪式。

    1737682511237053767.png

    四、加强法治宣传,入心入脑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突出宣传重点。扎实做好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产权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关键节点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成立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律政护航G60”“百场法治讲座进企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带领基层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二是丰富宣传形式。积极探索新时代普法工作新方法新路径,参与举办松江区第五届“广富林杯”法治宣讲员风采展示决赛暨大学城平安法治联盟启动仪式、上海市法治楹联征评活动、全区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等,筑牢法治信仰。

    1737682543943029106.png

     

    五、加强服务管理,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2024年新一届区法学会理事会换届后,区法学会领导班子连续走访政法系统、委办局、高校、律所、G60长三角科创走廊高新产业链集群企业等,通过走访动员新加入个人会员345人,团体会员4家,截止2024年12月个人会员总数1177人,团体会员总数40家。区法学会为进一步了解辖区创新产业链集群企业发展状况,走访调研G60云廊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专利权属纠纷、数据流通确权争议、合同管理和审查等法律实务上的难题,为呼应企业需求,组织会员骨干,由企业法务、律师、高校教授、街镇司法干部等组成“助法团队”,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针对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收获企业管理者、法务工作者的信任,纷纷加入成为会员,为法治松江进一步培养优质法治人才。

     

    1737682574871086390.png

           


  • 上海市静安区法学会以党建引领促精准服务助力打造楼宇法治高地

    静安区法学会在市法学会指导下,在区委、区委政法委领导下,以基层党建为牵引,聚集两新组织提质增效,探索出楼宇党建、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的法学会工作社会化运作的新路径,将《关于加强区法学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真正落地落实。

    静安区法学会充分依托法学会团体会员,会同“白领驿家”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筑牢社会主义法治观为主线,遵循组织凝聚、法治引领、关注需求、完善服务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需求服务和价值引领,在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城市最有活力的人群中厚植法治基因,建设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高地,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党建领航,找准法学会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近年来,静安区法学会坚持把服务保障中心工作、助推高水平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作为基本职责,找实开展法治实践、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目标、价值、手段的同一性,为城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静安区法学会在大力发展团体会员的同时,以区委政法委机关(法学会)党支部与团体会员党总支党建、联建、共建的方式,广泛联系、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多维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好团体会员在某一地区、某一特定领域的独有优势,实现双方共同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双赢目标。通过“白领驿家”特有优势使静安区法学会进一步拓展阵地、延伸触角,将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延伸覆盖至各重点楼宇(园区)和广大白领群体。

    二、精准聚焦,构建专业服务的优质团队

    为有效满足楼宇(园区)和白领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静安区法学会联手“白领驿家”推出“法伴筑梦计划”,由静安区法学会牵头组织专业法官团队和优质律师资源,成立“静安职业女性成长守护顾问团”,静安区法学会全额保障运行经费,每月定期前往“白领驿家”或楼宇(园区)“白领驿家服务站”开展法律咨询、案例讲解、心理疏导、纠纷调处等服务。

    1737682107034099758.png

    截至目前,静安区法学会已在“白领驿家”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4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白领群体996人(次),极大满足了楼宇(园区)内体量庞大的多元主体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

    三、提质增效,助力建设楼宇法治高地

    静安区法学会将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引领多部门联动,积极布局、协同创新,针对新法普及、政策宣讲、国家安全、法律服务等方面,积极打造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路线图。以吸引和互动为主要方式,加快探索适应楼宇经济发展规律和白领群体活动特点的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持续推动在楼宇(园区)和广大白领群体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1737682147510062348.png

    1737682163223085986.png

    在加强服务凝聚的同时,静安区法学会注重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和白领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更多渠道,全方位传递向法向善向上的力量,以更强的组织张力提升楼宇(园区)和白领群体的活力,努力实现使楼宇(园区)不仅成为财富高地更要成为法治高地的工作目标。


  • 上海市嘉定区法学会以“三器三力”建设构建工作新格局

    近年来,嘉定区法学会在市法学会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团结带领全区法学法律工作者,以队伍建设为“驱动器”以机制建设为“加速器”,以法宣工作为“扩音器”,不断增强法学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为平安嘉定、法治嘉定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737681823072061012.png

    一、以队伍建设为“驱动器”,强化法治建设“凝聚力”

    区法学会坚持巩固与发展并重,加强会员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持续壮大法学会会员队伍。积极发展会员,协调区政法各单位、行政执法单位、各街镇、律师事务所等成为团体会员;鼓励政法干警、律师、社会帮教志愿者、平安志愿者等加入个人会员。截止目前,现有团体会员87家,个人会员1102人。

    1737681855109077421.png

    加强教育培育,组织开展“新年首个工作日学法”宣讲活动,持续倡导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全面提升全区行政执法水平。积极组织团体会员单位参加全国、市级条线课题、案例征集活动,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法治嘉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干部培训班。发挥人才优势,聘任36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参与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法治服务实践工作。联合印发《嘉定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沪太(宝山-嘉定-太仓)三地律工委青年律师党建共建活动。

    二、以机制建设为“加速器”,提升基层治理“号召力”

    积极探索符合区法学会工作特点的工作路径,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交流。搭建人才交流展示平台,持续加强嘉定区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嘉定区法学会法治嘉定研究会、同济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建设好“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推动法治宣讲进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等。 

    1737681902574073231.png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本区公共法律服务坊(站)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区、街镇、居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的基础上,构建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进一步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坊53个,公共法律服务站20个,已做到街镇一级全覆盖。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助力“融合型网格”建设,在区法学会团体成员单位马陆镇率先试点“融合型网格”建设工作,以建强做实小微网格最小单元为切入点,通过信息排摸、问题发现、源头化解、先期处置推动网格自管自治、共建共享,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镇”,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全区12个街镇团体会员已全部建立“融合型网格”治理新格局。

    三、以法宣工作为“扩音器”,拓展法治文化“影响力”

    努力打造具有嘉定属性的政法品牌,持续推进法治文化精品建设,立体化打造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嘉定法治宣传辨识度。加强法治文化精品建设,组织开展第四届“嘉定法宝杯”全国曲艺展演活动,组织“法润疁城 共绘我嘉”2024年嘉定区法治书画篆刻作品展评。组织2场“法润疁城 共悦人生”全民法治悦读活动,启动“画说法律”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制作知识产权保护漫画《“不白吃”带你品尝正宗的南翔小笼包》获新华社、最高检录用,播放量获累计突破47万次。

     

    1737681941843061706.png

    1737681960282039896.jpg

    立体化打造先进典型,注重挖掘“有实绩”的人物事迹、“有人情味”的人物细节、“有品质”的人物精神,运用“海报+视频+文字”等组合拳,提升人物故事传播力。切实发挥好典型示范的普法引领作用,有计划、成规模、多批次地推进人物宣传,坚持将典型培树与人物宣传紧密结合,让一个人的价值引领一群人,建立完善嘉定区政法先进典型人才库。全方位服务工作大局,开展融合网格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两进两兼两包”机制,建强做实“党政领导、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最小单元,推动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举行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网络游戏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白皮书》及8例典型案例。举行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白皮书暨第四批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 上海市崇明区法学会奋楫笃行践法治深耕细作创平安

    崇明区法学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市法学会的精心指导和区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崇明、平安崇明作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开展法治研究,主动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区法学会每年与区委政法委联合在政法系统、团体会员中开展法治主题调研活动。2024年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主题调研征文活动中收到团体会员征文37篇,共同为崇明法治建设建言献策;与会员单位区检察院共同开展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机制研究,该案例被区委依法治区委选送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课题调研活动。

     

    1737681553935039007.png

    同时,崇明区已连续8年举办“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司法研讨会”,每年以不同的研究角度,与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讨论生态司法热点前沿问题,该活动入选“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活动”。

    二、持续宣传法治精神,共同营造浓厚崇法氛围

    2024年以来,区法学会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依托“双百”“基层行”等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289场次,组织99名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法治文化宣讲860余场次,受众2.7万余人次。上半年,以焕发“法护瀛洲”法治文化建设品牌魅力为核心,围绕“惠民服务新实践”“多元融合新光彩”“全面畅享新风尚”“全媒运营新样态”四大主题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崇明法治文化节。 

    1737681580773057905.png

    为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分两期组织760余人次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参加线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

    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建更高水平平安崇明

      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参与本区重大矛盾纠纷法律咨询服务,如在本区某保交楼项目中,区学会律师界的副会长主动为政府提供法律顾问服务、为业主提供法律咨询;区信访联席会议定期邀请区法学会有关会员参与,为矛盾化解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结合基层服务站点工作,分布于各行各业的区法学会会员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在今年本区重点谋划试点打造的“三镇三片区”基层治理样板过程中,区法学会积极参与指导团体会员单位向化镇创新推动“向心工程”项目,共同探索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崇明实践;期间,该项目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市委政法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以现场会的形式在全市层面推广。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