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上海市金山区法学会联合区委政法委开展政法系统执法司法监督业务培训

    2025年10月30日,上海市金山区法学会联合区委政法委开展区政法系统执法司法监督业务培训活动。区政法各单位执法司法监督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区政法系统第四届执法监督员、区政法系统案件评查专业人员库人员近40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系副主任、刑事律师实务研究院副院长王晓华作专题讲座,以《行刑衔接视野中的证据意识和取证规范》为主题,围绕证据的概念、从证据属性到证据意识、行刑证据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参训人员对行刑衔接相关的证据收集和取证规范等方面知识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区检察院六部案管部门检察官戴露介绍了区检察院有关工作,内容充实,紧贴执法司法监督实际,对政法单位开展执法司法监督工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通过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新形势下区政法系统执法司法监督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了规范执法司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意识。

    1762484981519025274.png

    1762485002139020227.png


  • 上海市松江区法学会举办首期“法务精英成长计划”活动暨成立松江区法学会法治护企临港松江科技城小组

    1762484798103026501.png

    2025年10月30日,由上海市松江区法学会、申浩律师事务所、临港松江科技城联合主办的“法务精英成长计划”第一期活动在G60科创云廊临港松江科技城会客厅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以“高效沟通与职业突围”为主题,旨在为企业法务人员提供系统化的前沿课程、闭门研讨与高层对话,为法务群体提供持续进阶的智力支持与资源纽带,来自各行业的法务同仁共同参与交流。 

     

    1762484822764079919.png

    活动期间,举行了“松江区法学会法治护企临港松江科技城小组”成立仪式。该小组是松江区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重要举措,旨在整合法治专业力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助力松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小组成员单位涵盖法院、检察院、高校、律师事务所及重点企业,形成多方协同的服务机制,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在专题分享环节,三位来自不同企业的资深法务专家围绕实战经验展开交流。开润股份法务高级总监张晶以“跳出法言法语——法务人如何搞定跨部门、对齐领导层”为题,强调沟通中换位思考与共识构建的重要性;旭辉管理集团总裁助理兼法务负责人陈小伟以“力学笃行与选择——企业法务人员的职业规划与成长路径”为主题,提出法务人员应具备T型能力结构,实现从专业支持到价值伙伴的转型;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总经理周庆则以“从仲裁员、法总、代理人三重视角审视仲裁案件”,多维度解析仲裁实务中的策略思维与沟通技巧。

    未来,松江区法学会将继续以“法治护企小组”提供法治保障,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高层对话、专题研讨、跨行业交流等形式,为企业法务群体搭建持续学习与资源对接的平台,进一步强化法律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新动能。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有组织科研 ——各区法学会课题研究与研讨动态

    在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和深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等一系列重大论断。这些论断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维度,深刻阐明了法治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各区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区域发展核心任务与法治建设需求,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并进行有组织的成果转化创新,助力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一、聚焦战略重点,服务中心大局

    各区法学会紧扣区域发展核心任务与国家战略需求,将课题研究深度融入法治实践,以高水平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长宁区法学会开展“推进区公安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与分析”课题;嘉定区法学会开展“推行行政异议制度作为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服务平安建设方面,徐汇区法学会开展“街镇综治中心运行机制研究”课题;普陀区法学会开展“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重点问题研究:以普陀宜川路街道综治中心为例的分析”课题;黄浦区法学会开展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调研与医患纠纷调解专题调研;嘉定区法学会开展“以‘三所联动’机制为基点 立足区域特色 优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课题。服务民生权益保障方面,普陀区法学会开展上海市普陀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研究;徐汇区法学会开展“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重点问题研究:以普陀宜川路街道综治中心为例的分析”;虹口区法学会开展“虹口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法律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课题;宝山区法学会开展“离异家庭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综合治理机制研究”课题。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方面,静安区开展平安静安“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调研;闵行区法学会开展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法治保障评估;奉贤区法学会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开发民宿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崇明区法学会开展生态法治协同视角下的崇明生态岛建设路径研究。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浦东新区法学会开展“法治保障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课题研究;黄浦区法学会开展科创园区法治保障专题和商事调解体系建设专题调研;青浦区法学会开展“企业出海法律风险识别与司法协同应对机制研究”。服务新兴领域发展方面,徐汇区法学会开展“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海外利益保障研究”课题;松江区法学会开展“中国航天法治研究进路厘定”课题;金山区法学会开展“人工智能视域下创新审判管理的路径与研判机制探究”和“低空领域犯罪风险应对与防范”课题;奉贤区开展“新型网络犯罪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研究”与“新业态文娱行业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研究”课题。

    二、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机制创新

    黄浦区法学会通过四大调研形成系列创新成果,医患纠纷调解方面,联合多方力量,提炼出“调解员个案负责、专家咨询支持、理赔员协同配合”的完整闭环机制,提出“术前录音录像留存”“区块链存证固定网络舆情证据”等6项对策,推动构建“预防在先、规范化解、法治保障”的治理体系;科创园区法治保障方面,提出逐步构建“三级法治服务供给体系”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基础服务,开发行业合规指南,强化专项支撑,为拟上市企业定制跨境合规方案;在外滩风景区治理方面,对标国际范例,提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协同管理”“阶梯式处罚+信用修复”等9项创新举措,促成管理范围界定、智慧设施保护等12项条款修订;在商事调解体系方面,以大公调解中心为样本,提出“1+3+N”发展框架:在外滩金融集聚带、南京路步行街等重点区域布局服务站点,设计“基础免费、专业收费、增值市场化”三级收费机制,构建“受理—调解—履行—回访”全流程闭环。推动“云调解”平台与法院“诉调对接”通道落地,积极打造标准化“黄浦调解”服务品牌。闵行区法学会在课题研究中提出的相关立法建议项目,被列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计划重点调研项目,课题研究报告报上海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供立法调研参考。嘉定区法学会以菊园新区为样本,深入分析区域特点,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专业导向、拓展服务功能等方式,探索“三所联动”机制推进路径,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样本;对行政异议制度的研究从法律政策依据、案前调解实践基础、数字化支撑条件及社会接受度等方面来证明可行性,并提出系统化构建方案,为建立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行政争议解决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崇明区法学会探索构建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的生态法治协同保障机制,提出了强化区域立法协同、统一执法标准、健全司法协作、深化社会共治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三、深化实践调研,筑牢法治根基

    各区法学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案例解剖、座谈研讨等方式,推动研究成果精准服务实践需求。徐汇区法学会调研团队通过走访调查了多个街镇的综治中心的运作流程、人员架构、运转中的难点痛点,为下一阶段对区级综治中心的调研目标和计划制定打好坚实基础。长宁区法学会在区委政法委领导下就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多次调研,协助共同推进各项建设任务。静安区法学会实地走访政法部门、街镇和区属单位,深入基层调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管理与服务、司法行政工作的难点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征求一线工作者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见。普陀区法学会召开座谈会与调研会,围绕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定位、受理管辖划分、协同联动机制、指挥协调机制等实务中代表性、典型性问题,结合普陀区实践与探索开展交流研讨。宝山区法学会聚焦离异家庭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通过调研对探望权执行难存在的现实桎梏和困境儿童保障救济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金山区法学会课题组组织召开法律沙龙,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研讨,相关成果在上海检察公众号75号咖啡沙龙栏目以“低空经济:飞行安全的法治保障——立法、执法、司法视角透视”为主题刊载,根据上述研讨成果撰写的《无人机产业法治保障的路径》在《检察风云》发表。

    四、强化协同联动,凝聚法治合力

    各区法学会注重整合资源,搭建跨部门、跨领域协作平台,汇聚法学专家与实务部门多方智慧和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合力。浦东新区法学会联合区工商联、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向浦东新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围绕民营企业对当下浦东新区政策支持力度和效果的切实感受进行深入了解。并开展“以法治保障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课题调研座谈会,听取来自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余名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虹口区法学会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防范、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优化等问题,提出系统性、可操作的法律解决方案,同时汇聚曲阳路街道、虹口法院、区房管局的专家教授及基层智慧,起草编制了《虹口曲阳路街道提升居民住宅物业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缴费率软法指引》,将笼统的硬法转化为可操作的柔性规范。杨浦区法学会的课题研究在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委政法委、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等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除具成果;黄浦区法学会在医患纠纷课题中联合卫健委、法院等部门召开研讨会12场;科创园区调研联动金融办、科技局收集企业需求87条;外滩综合治理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完成实地勘察;商事调解课题汇聚法院、社科院等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的调研合力确保研究成果贴合实际需求。松江区法学会深入走访航天研究机构和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针对开展实际业务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存在的法律需求,围绕航天器物权登记、商业航天监管、外空资源开发利用、国际规则博弈等焦点问题,与一线科研单位、法律实务专家进行深入研讨,着力为构建完善的国内航天法律体系提供学理支撑与对策建议。奉贤区法学会联合区检察院召开涉新业态文体行业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问题研商会,广泛凝聚市检察院、市检一分院、区府办、区妇儿办、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体育局、奉城镇等相关部门,以及高校学者、律师代表的智慧与经验,聚焦新业态文体行业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提出意见建议,共商行业治理破题之策。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41期总第164期)

    https://mp.weixin.qq.com/s/cp7t1CpyLKCUe8kbukkRlw

  • 上海市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 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

    1762148799455074377.png

    2025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5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法治上海,2025年10月30日上午,上海市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主持并作会议小结,中国法学会原副会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张文显作专题辅导,从理论逻辑、历史脉络和实践要求三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创新发展和实践伟力,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情况作了系统总结和归纳。

    1762148825781013397.png

    会议指出,上海市法学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充分发挥法学会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等智库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不断提升服务法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会议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的全体成员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为国担当,勇当尖兵,以“学深悟透、深研细琢、笃用笃行”的精神,学习、阐释、研究、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做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为开创法学会事业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法学会副会长、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法学所所长姚建龙,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彭诚信,市法学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学》主编胡玉鸿,闵行区法学会会长、闵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明君交流了学习体会。市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成员、市法学会理事、各区法学会、各研究会负责人以及学会机关干部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


  • 上海市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

    https://mp.weixin.qq.com/s/EP6sd416bHLFBUqTYjIsRA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