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智慧“钥匙”,解锁超大城市超大社区 治理难题——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召开超大城市超大社区依法治理创新调研会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法学专家,坚持服务一线,近期,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会同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召开超大城市超大社区依法治理创新调研会。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法学专家、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平安办负责同志和中远两湾城社区有关居委会书记参加调研会。

     

    1757928834892076369.png


    超大城市超大社区在基层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对超大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小区近年来深入推动软法治理,立足超大城市超大社区规律与特点,在苏州河岸线中远两湾城段贯通、老旧楼宇电梯更换、街区依法治理等多个方面积极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取得较好的经验。

    一是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将党支部建在“微网格”上,每相邻2栋楼设立1个党支部,下设楼栋党小组,形成“社区党总支—微网格党支部—全体党员”的连贯性组织体系,党小组长牵头协调楼内事务,确保党组织覆盖最后10米。二是构建“小三驾马车”分工结构。楼组长、业主代表、物业管家组成“小三驾马车”,推进楼宇依法治理。日常问题由小三驾马车协商,复杂矛盾上报至社区“大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联动委法苑、街道综治中心赋能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积极回应楼宇居民诉求。三是自治、德治、法治深度融合,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制定楼宇议事规则,以软法填补民法典在具体操作细节上的空白。遴选为“小三驾马车”成员的楼组长、业主代表成员均为本楼居民,熟悉情况,方便沟通,提升民主协商效率。

    超大城市超大城区治理是基层治理重要领域。推动超大社区高水平治理事关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是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探索。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与上海市法学会社会治理研究会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会同街道梳理总结基层治理的经验和模式,为推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 中国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案例获评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创新案例”

    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基层服务站点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中国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建设,紧扣功能定位,深度参与区域重大决策风险评估与法治审查,参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第三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创新案例征集和学术研究活动。近日,联系点报送的“某高校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案例”,在全国各地200多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创新案例,是上海市2个创新案例之一。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联系点充分依托法学专家咨询制度,通过开展系统全面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协助项目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准确把握项目基本情况与核心风险点,提前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预案,有效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下一步,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将进一步发挥创新案例的引领作用,共同将联系点建设成为服务科学决策的“智囊高地”,继续秉持“专业、精致、实效、迅捷”的服务原则,不断夯实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注入基层力量,为重大决策风险防控贡献基层智慧。


  • 上海市金山区法学会深入推进 “与法同行·护航营商”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依法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上海市金山区法学会组织团体会员单位深入推进“与法同行·护航营商”系列活动,为企业送上“法治大礼包”。

    区法院与张堰工业园区共同开展以“巡回审判进园区”为主题的“法企荟”雁企下午茶活动,通过现场开庭审理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件、开展普法宣讲及交流座谈等形式,为企业送上“家门口”的专业法律服务。

    区检察院紧密结合金山转型升级实际,出台《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聚焦转型发展护航基层法治化营商环境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20项具体举措,通过创新探索“检察+”协作机制、深化法治副园长联络机制、探索企业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赔偿等方式,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安金山分局通过依法严打涉企犯罪行为、优化改进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导企业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强化警企联络协作等务实举措,持之以恒助力打造法治化、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

    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三团一平台”工作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组织律师为民营企业进行专业“法治体检”。开展法治观察活动,征求企业法治建议并组织部门及时回应,搭建政企连心桥,提升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吕巷镇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多元服务,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新区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助推产城融合示范地建设”为主题,开展法企直通车——“法治会客厅”活动,邀请区法院、税务、金融机构的嘉宾和企业家代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下一步,金山区法学会将持续关注民营企业法治需求,汇聚多平台力量,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1757928724042084429.png

    1757928742894075909.png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34期总第157期)

    https://mp.weixin.qq.com/s/9AJFv6u6j0D6jd2qYrlgcQ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33期总第156期)

    https://mp.weixin.qq.com/s/c4Mqfi-4BpdnSTEQHubjWw

  • 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专题调研特色基层服务站点优化提升

    2025年9月3日,上海市普陀区法学会走访曹杨新村街道,聚焦法学会特色基层服务站点优化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普陀区法学会重点调研了依托市人大常委会曹杨新村街道立法联系点设立的特色基层服务站点运行情况,该特色站点作为区法学会整合专业法学法律资源、推动服务力量下沉的重要平台,直接面向社区群众,以“四个全”“四同步”“四结合”,不断拓展站点的功能,有效打通了法治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1757059284291070012.png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站点功能提升”“服务精准化”“资源可持续性”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共识。双方表示要继续发挥立法联系点与基层服务站点的双重优势,进一步推动法治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普陀特色的基层法治实践样本。同时,要加强对常见民生法律问题的梳理和回应,探索“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增强服务的可及性和实效性。

    普陀区法学会将继续紧扣区域法治建设实际需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与智库功能,依托特色基层服务站点这一关键平台,持续推动法治资源向基层下沉,通过“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使服务更加精准可及、让民意汇集更为高效,为推动区域治理法治化进程、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普陀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1757059308170064997.png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