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当前位置 | 首页 >

  • 上海市青浦区法学会联合团体会员举办“7·15公众开放日”活动

    为了让居民群众走进法学会、了解法学会,不断提升对法学会普法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法学会联合团体会员香花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结合“城以善治显温度,优商惠企暖民心”主题,开展第十届“7·15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架起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青浦区长岛公园长岛驿,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开放日”零距离普法活动正在上演。作为第十届“7·15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这里架起了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醒目的法律咨询台旁,工作人员敞开窗口、耐心倾听、细致解答居民的法律困惑;宣传资料发放点前,居民们饶有兴趣地翻阅、领取着图文并茂的普法手册和读物,将法治知识带回家。环城水系法治驿站,正是本次开放日精心打造的普法载体与互动平台,生动诠释着全民参与法治建设的实践路径。通过开放日这些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活动,把高大上的法治变成散步休憩时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与“趣味体验”,将法治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日常生活,让法治的清泉在开放透明的氛围中流淌于青浦的水岸之间,滋养着城市的文明与和谐。

    image.png

    1753862711039013821.png


  • 上海市黄浦区法学会参加政府规范性文件意见征询论证会

    为实现政府法律事务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及时固化已有经验,弥补制度空白,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起草了《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方法》《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导则》《外聘法律顾问工作规范》等文件。2025年7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法学会应区政府邀请,出席上述文件的意见征询论证会。区法学会对三个文件内容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黄浦区法学会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为制度建设提供意见建议,还参与了黄浦区《田子坊管理办法》《风险评估导则》《外摆位导则》《医患纠纷化解实施细则》等文件评审活动,为政府依法执政提供法治力量,助推法治黄浦建设。

    1753862564413004840.png

    1753862589703003004.png


  • 上海市黄浦区法学会在区综治中心设立基层服务站点

    2025年7月28日,根据上海市法学会统一部署,上海市黄浦区法学会在区综治中心办公场所设立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

    黄浦区法学会在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以此基层服务站点为依托,与各街道综治中心的基层服务站点链接起来,把区法学会有关工作清单内容进行实体性操作,进一步提升黄浦区平安建设能力。

    1753862490203071105.png

    1753862519293028271.png


  • 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赴上海灵君商事调解中心调研

    2025年7月11日下午,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顾伟强会长一行赴灵君商事调解中心调研指导。研究会副会长张斌、秘书长夏永红、张奇元律师,以及同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祥、苏雨晴参加活动。顾会长一行同中心理事长陶灵富、副理事长兼主任赵中华、灵君科技首席市场官包丽君、中心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张幼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多元解纷机制创新与金融纠纷化解实践。

    灵君商事调解中心在金融领域多元解纷的探索成果备受关注。中心不仅构建了语音、短信、PC端和移动端全渠道调解交互平台,实现在线申请、调解、电子签名等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更首创“调纾结合”解纷模式。该模式针对有还款意愿但短期内还款困难的债务人,通过引入融担公司代偿结清欠款,再以合理分期还款方案减轻债务人压力,且不增加他们额外费用。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帮扶近4000位债务人,化解金融纠纷标的额近7000万元。顾伟强会长和张斌副会长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兼具创新性与社会效益,为多元解纷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会对中心专业化建设与业务拓展双向发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人才建设方面,引入和培育金融、法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壮大调解员队伍;二是在业务拓展方面,深化与司法、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间;三是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市场调节收费和分配等机制,加强中心制度建设。

    1753754099988009757.png

    1753754118469083100.png


  • 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赴上海灵君商事调解中心调研

    2025年7月11日下午,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顾伟强会长一行赴灵君商事调解中心调研指导。研究会副会长张斌、秘书长夏永红、张奇元律师,以及同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祥、苏雨晴参加活动。顾会长一行同中心理事长陶灵富、副理事长兼主任赵中华、灵君科技首席市场官包丽君、中心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张幼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多元解纷机制创新与金融纠纷化解实践。

    灵君商事调解中心在金融领域多元解纷的探索成果备受关注。中心不仅构建了语音、短信、PC端和移动端全渠道调解交互平台,实现在线申请、调解、电子签名等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更首创“调纾结合”解纷模式。该模式针对有还款意愿但短期内还款困难的债务人,通过引入融担公司代偿结清欠款,再以合理分期还款方案减轻债务人压力,且不增加他们额外费用。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帮扶近4000位债务人,化解金融纠纷标的额近7000万元。顾伟强会长和张斌副会长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兼具创新性与社会效益,为多元解纷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会对中心专业化建设与业务拓展双向发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人才建设方面,引入和培育金融、法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壮大调解员队伍;二是在业务拓展方面,深化与司法、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间;三是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市场调节收费和分配等机制,加强中心制度建设。

    1753754099988009757.png

    1753754118469083100.png


  •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5年第28期总第151期)

    https://mp.weixin.qq.com/s/-S5TXHD4aLxDfBPiAc7swQ

© 版权所有 上海市法学会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昭化路490号 电话:62525800 邮编:200050 邮箱: fxhbgs@vip.163.com

备案号: 沪ICP备1103039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290号

上海慧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